MZ∕T 111-2018 行政区域界线 详图 集成(民政)
ID: |
A317464C085B44539F3DB51087090000 |
文件大小(MB): |
0.67 |
页数: |
1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1-12-2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1.040.03,P50,MZ,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MZ/T 111—2018,行政区域界线 详图 集成,Administrative boundary—Detailed map—Integration,2018 - 11 - 05 发布 2018 - 11 - 05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发布,MZ/T 111—2018,I,目 次,前 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 1,4 图集内容与呈现形式 .. 1,5 图集封面 2,6 图集序图 2,7 分册内封 4,8 集成 . 4,9 图廓整饰 5,10 装帧 5,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图集封面页版面设计示意图 .. 7,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图集编制说明页设计示意图 .. 8,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图集接图表页设计示意图 . 9,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图集图例页版面设计示意图 . 11,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图集内封页版面设计示意图 . 12,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详图用色一览表 .. 13,附 录 G (规范性附录) 图集用色一览表 .. 14,参考文献 . 15,MZ/T 111—2018,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福祥、张清华、吴坚、樊榕、闫雪怡、刘志聪,MZ/T 111—2018,1,行政区域界线 详图 集成,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成的术语和定义、图集内容与呈现形式、封面、序图、分册内封、,集成、图廓整饰和装帧的内容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成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511 地图印刷规范,GB/T 23758 工业羊皮纸,GB/T 10335.1 涂布纸和纸板 涂布美术印刷纸(铜版纸),MZ/T 069—2016 行政区域界线 界线联检 省级,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行政区域界线 administrative boundary,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行政区域毗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行使行政区域管辖,权的分界线,[MZ/T 069—2016,定义3.1],3.2,界线详图 boundary detailed map,反映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的专题地图,3.3,界线详图集 boundary detailed map series,按一定要求将界线详图汇总在一起的专题地图集,4 图集内容与呈现形式,4.1 图集内容,MZ/T 111—2018,2,包括封面、序图(含编制说明、详图接图表、图例)、分册内封和界线详图(主体部分)等四部分,4.2 呈现形式,图集采用横版对开本,成品版面尺寸东西宽为75 cm,南北高为52 cm,图集采用分册的方式组卷:,——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图集以每条行政区域界线为一个单元组卷;,——省级以下行政区域界线图集以所属行政区域为一个单位组卷;,——长度较长的界线可采用分册(一般详图页>80 页)的方式单独组卷,5 图集封面,5.1 封面内容,封面内容可由国徽图案、图集主名、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构成,5.2 版式设计,版式设计要求庄重美观,具体样式参考附录A,6 图集序图,6.1 组成,序图由编制说明页、接图表页和图例页三部分组成,6.2 编制说明页,编制说明页样式具体参考附录B,页面内容由下列三部分组成:,——界线位置示意图:标明界线在上一级行政区内的位置;,——编纂信息:应包括图集各级编纂委员会、编辑部和编绘人员名单;,——编制说明,应包含下列内容:,刪 边界地区自然地理简述、勘界工作概况及意义;,刪 编图的依据和目的;,刪 图集编制的比例尺、坐标系;,刪 采用的制图方法、软件;,刪 编制资料及其处理方法;,刪 协议书附图的数量、编排结构和成图方法等;,刪 图集中特殊问题的处理及表示方法;,刪 图集完成的经过、编制单位等其他有关内容说明,6.3 接图表页,6.3.1 基本要求,每条行政区域界线应编绘接图表,并按照界线编号顺序排列,6.3.2 图名,MZ/T 111—2018,3,接图表的图名由上级行政区域名称、界线毗邻的行政区域名称上下排列(行政区划代码小的行政区,域名称排列在上)加“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图幅接图表”构成。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无上级行政区域名称,示例1:,示例2:,6.3.3 编制要求,接图表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图表的地理底图可根据现有资料情况选择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和数据编制;,——接图表所需地理底图的数量应根据界线的比例尺、经纬度范围和接图表的幅面确定;,——界线距离过长,可结合图集分册的设计,采取分段设计接图表的形式,6.3.4 标绘要求,接图表的标绘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图表的制图范围应大于本条界线所涉及的所有协议书附图及补图;,——用不同粗细的线划和颜色分别表示各级比例尺地形图的经纬线,并在框边择要注出经纬度;,——在图内跳跃注出各级比例尺地形图图号;,——接图表中的界线及界线两侧地物以带状形式突出;,——带状范围、协议书附图、框幅详图内分别普染不同颜色加以区别;,——与本条界线相接的各级界线、注记,可根据图面承载量,选取重要的标绘;,——界桩点在不压盖的情况下应全部标绘……
……